話說最近情緒很不穩,我終於很深刻的體會到,在我壓力很大時候會有的現象了~
原來我在壓力很大的時候阿,是會焦慮的,發這個blog時正是,想找個地方po,哪裡都不合適,就發來這了~
話說論文沒題目,週一要繳第一次口試的申請了,現在還在磨題目,很囧阿~
不過這篇重點不在這.... = =||
話說我因為同學看XEN,看他的Roadmap,赫然看到xenfs的發展,今天去之後發現,對方並不是一個term,而是一個可憐的博士生,今年做到第三年~
我在想阿,是否可以跟他一起玩下去,我看看有沒有辦法在XEN上搞分散式檔案系統。
就降~以上~
2007年4月28日
2007年4月14日
FOXY(P2P)與VMWare
話說VMWare這類的虛擬機器軟體免費了,VMWare Server在單機單一VM的情況下,效率很不錯(這是我同學說,稍後解釋),因此VMWare有個不錯的應用.....。
VMWare Server目前是免費的,我同學的論文題目是研究Xen,Linux上一套效能非常好的虛擬機器軟體,他經過測試後,證明了Xen的效能比VMWare Server好非常多,主要是在多虛擬機器的狀況下,特別明顯,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的認定,VMWare Server果然是VMWare Workstation和VMWare enterprise的縮減版,將最佳化都拿掉了(最近發現,不會解釋時,就可以用最佳化來帶過... :p)(這邊的最佳化指的是,可能有將多虛擬機器時的排程之類的演算法去除了)。
不管如何,在單機單一虛擬機器的前提下,VMWare算是相當好用的。 :p
話說FOXY這類P2P,最近有安全上的問題,而我在學校,針對IP有流量和連接數的限制,VMWare在這時候就很方便了。
VMWare可以簡單的安裝在Linux上,而且不需要開在前景,只需要背景執行,透過client程式就可以連進去了,而且client設計非常好,跟在本機端一模一樣,所有本機的功能幾乎都可以透過client來動作。
Linux一般來說,還是大部分人不會想碰的系統,長期以來,很少有人看到Linux之後,會想去碰碰他的,當然.....我或是一些Linux的常客例外..... :p
加上沒有畫面,根本不用擔心看到在幹嘛~
而VMWare安裝好後,直接就幫你設定好bridge的能力,只需要簡單的點選,就具有bridge的功能了。
因此,我們只需要切割2G的空間裝win2k,安裝上我們常見或喜歡的P2P軟體,搭配上Samba或網芳其他資源分享,就可以輕易的做到VMWare跑BT,檔案放在其他電腦上或Linux磁碟中。
這樣的好處在哪裡?
1.可以在只有Linux的環境下,按照正常的操作需求去使用BT...等P2P軟體,不用搞個WINE什麼的鬼東西,我搞了這麼久,也只能透過WINE執行uTorrent,而aMule和Azureus還是我的次要選擇(這兩個,都不讓我太滿意,Azureus資源吃得很兇,aMule實在沒有標準的eMule或帶Mod的eMule好用)哩~
2.VMWare內的磁碟,是透過模擬的方式讀取本機磁碟的一個Image或一個磁區,效率差很多,網卡則相對單純,效率應該會高不少(自己認為的,目前沒依據,但我覺得寫網卡的虛擬驅動程式比磁碟分享或Image操作,他的效率要高很多)。
3.VMWare內的電腦,只有單純的P2P,沒有太多額外程式,根本沒有其他服務,被破的機會小,就算破了,還要透過網芳才能得到資料,網芳,是有獨立設置權限的。
4.以學校來說,會鎖IP,沒關係,因為是bridge,所以可以連進去改設定、改IP,而且說句搞笑的,VMWare可以另外設定網路卡卡號,當然,這僅是針對沒有使用高階Switch的環境,如果是port對應網卡卡號,而且開學時要用申請來開放,是有困難的。
5.換機器動作簡單,當電腦要重灌,或有不可抗力的因素要改變執行環境時,只需要把虛擬機器關機,把檔案複製到其他地方,執行VMWare並套用進去,設定完全不用動,一模一樣跑給你看,很適合擺地攤的夥伴們。 :p
此外阿~VMWare我也曾經拿他來當做測試機台,之前要try Trace32,當時已經是要做說明文件了,Trace32已經摸很熟了,為了有乾淨的環境,我直接用VMWare,搭配他的USB功能(這很多人不知道唷... :p),可以很方便的將環境在虛擬機器中實做,這樣最方便的好處在哪?
當你今天的工作,是Embedded System上的操作,那個環境的建立可能不是很簡單,至少也要搞個幾周的時間才生得出來,今天你透過VMWare,可以輕鬆將完整的環境重現,不會有重灌的困擾。
更有甚者,可以將建制完成的環境,將他的檔案備份下來,接著就是複製給別人用即可,省去了每次都要建構環境的麻煩,最讚的是,不論你是用Windows,或是Linux,只要VMWare設置得宜,都可以跑出最適合的操作環境供開發。
VMWare Server目前是免費的,我同學的論文題目是研究Xen,Linux上一套效能非常好的虛擬機器軟體,他經過測試後,證明了Xen的效能比VMWare Server好非常多,主要是在多虛擬機器的狀況下,特別明顯,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的認定,VMWare Server果然是VMWare Workstation和VMWare enterprise的縮減版,將最佳化都拿掉了(最近發現,不會解釋時,就可以用最佳化來帶過... :p)(這邊的最佳化指的是,可能有將多虛擬機器時的排程之類的演算法去除了)。
不管如何,在單機單一虛擬機器的前提下,VMWare算是相當好用的。 :p
話說FOXY這類P2P,最近有安全上的問題,而我在學校,針對IP有流量和連接數的限制,VMWare在這時候就很方便了。
VMWare可以簡單的安裝在Linux上,而且不需要開在前景,只需要背景執行,透過client程式就可以連進去了,而且client設計非常好,跟在本機端一模一樣,所有本機的功能幾乎都可以透過client來動作。
Linux一般來說,還是大部分人不會想碰的系統,長期以來,很少有人看到Linux之後,會想去碰碰他的,當然.....我或是一些Linux的常客例外..... :p
加上沒有畫面,根本不用擔心看到在幹嘛~
而VMWare安裝好後,直接就幫你設定好bridge的能力,只需要簡單的點選,就具有bridge的功能了。
因此,我們只需要切割2G的空間裝win2k,安裝上我們常見或喜歡的P2P軟體,搭配上Samba或網芳其他資源分享,就可以輕易的做到VMWare跑BT,檔案放在其他電腦上或Linux磁碟中。
這樣的好處在哪裡?
1.可以在只有Linux的環境下,按照正常的操作需求去使用BT...等P2P軟體,不用搞個WINE什麼的鬼東西,我搞了這麼久,也只能透過WINE執行uTorrent,而aMule和Azureus還是我的次要選擇(這兩個,都不讓我太滿意,Azureus資源吃得很兇,aMule實在沒有標準的eMule或帶Mod的eMule好用)哩~
2.VMWare內的磁碟,是透過模擬的方式讀取本機磁碟的一個Image或一個磁區,效率差很多,網卡則相對單純,效率應該會高不少(自己認為的,目前沒依據,但我覺得寫網卡的虛擬驅動程式比磁碟分享或Image操作,他的效率要高很多)。
3.VMWare內的電腦,只有單純的P2P,沒有太多額外程式,根本沒有其他服務,被破的機會小,就算破了,還要透過網芳才能得到資料,網芳,是有獨立設置權限的。
4.以學校來說,會鎖IP,沒關係,因為是bridge,所以可以連進去改設定、改IP,而且說句搞笑的,VMWare可以另外設定網路卡卡號,當然,這僅是針對沒有使用高階Switch的環境,如果是port對應網卡卡號,而且開學時要用申請來開放,是有困難的。
5.換機器動作簡單,當電腦要重灌,或有不可抗力的因素要改變執行環境時,只需要把虛擬機器關機,把檔案複製到其他地方,執行VMWare並套用進去,設定完全不用動,一模一樣跑給你看,很適合擺地攤的夥伴們。 :p
此外阿~VMWare我也曾經拿他來當做測試機台,之前要try Trace32,當時已經是要做說明文件了,Trace32已經摸很熟了,為了有乾淨的環境,我直接用VMWare,搭配他的USB功能(這很多人不知道唷... :p),可以很方便的將環境在虛擬機器中實做,這樣最方便的好處在哪?
當你今天的工作,是Embedded System上的操作,那個環境的建立可能不是很簡單,至少也要搞個幾周的時間才生得出來,今天你透過VMWare,可以輕鬆將完整的環境重現,不會有重灌的困擾。
更有甚者,可以將建制完成的環境,將他的檔案備份下來,接著就是複製給別人用即可,省去了每次都要建構環境的麻煩,最讚的是,不論你是用Windows,或是Linux,只要VMWare設置得宜,都可以跑出最適合的操作環境供開發。
2007年4月1日
耳擴真的需要嗎?
最近學校的學弟在研究耳擴(耳機用擴大機),十分專業的在看USB的音效盒(不好意思,請容我用這麼膚淺的名詞,我不知道他們專業的名詞是啥... = =||)以及耳機用的擴大機,甚至隔壁實驗室學弟的USB音效盒還是買套件自己焊接的(更換上面的零件)。
對此我實在有點無言,我認為砸錢買喇叭是有必要的,我個人在數年前是買Abit的SP50,至少在當時,SP50的評價相當優秀,也花了我8000大洋,可是對於耳機,我就不認為有需要買這麼好的了。
耳機會傷耳朵,這個大家都知道,儘管耳機能夠聽到聲音細微的部份,但是就是會傷耳朵,耳機怎麼找都只有2聲道,而且耳機的性能是型錄上直接看得到的,為了一個耳機,去買USB音效盒和耳擴,我不能理解,要好好聽音樂,就買多聲道的好喇叭阿,為何要這麼辛苦的買耳機加上一堆配件,耳機要做小,對於音質本來就很受限,還去搞這些實在很怪。
還有重要的幾點,我以往買過的耳機,沒有一個能夠安然的撐過數年的,到了最後都給我斷線,對於耳機,我認為它根本是耗材,而且耳機用久了音質會變差,這也不是什麼新聞,加上耳機的使用環境多半是在外面,什麼時候用?
騎車時你會希望耳機聲音不要過大,能夠聽到外面的情況;和朋友出去時,你會希望和朋友聊天、打屁、打牌,一個人聽耳機根本是孤僻;一個人在車上聽音樂,也許有點說得過去,但是在車上要等這麼久,為什麼不乾脆睡覺,要睡覺,戴耳機聽音樂也大有問題。
結果搞了半天,聽音樂的最佳時機竟然是工作時或一個人當宅男時,但是這時候,如果許可,我會希望聽喇叭,而不是耳機,而且的確有需要注意外面情況,不論是同事(同學)或其他事情。
另外,耳機使用時間多半是方便,為此還要搞個耳擴,這很奇怪,難道走到哪裡都要用耳擴嗎?像在車上,有插頭讓你插耳擴嗎?
USB音效盒也許說得過去,畢竟每台NB情況不同,遇到像我這台AT23,它用的音效晶片很破爛時,就很有需要用USB音效盒了,可是對音效盒,我不認為買台製或套件的會比較好,我比較傾向考慮創新未來(創具)這類的廠牌,我不知道上面的電容、電阻、電感對聲音影響有多大,不小我是不否認,但是既然是「USB音效盒」,它的問題就不只有電容、電阻、電感,問題更大是來自於它用的音效晶片,裡面DSP是否做得好,晶片好,用料好(電容、電阻、電感用的好),那麼這個「USB音效盒」才叫做好,這樣的東西不是沒有,當然有,創新未來就有推出這樣的產品,而且號稱24K鍍金材質,一個要價6xxx。
而且它能夠直接支援5.1甚至現在新的7.1聲道,我認為這樣的音效盒才是好的,因為它的整體設計,就是為了有較好的品質而做的。
如果是傳統的擴大機,我相信用料和音質是大有關系的,畢竟材料好壞的影響是不容小看的,但是當牽涉到「電腦元件」時,像是DSP IC、USB IC,我認為這時候用料不再是唯一的考量或問題,整體設計才是關鍵,當你買套件自己焊接時,你能保證它的元件非常好嗎?你又沒辦法換其他DSP IC,你又能保證你焊接技術優異,比機器焊得效果好嗎?當影響因素很多的時候,我相信一分錢還是一分貨,真的有決心要讓NB的音效飛上天,砸個6xxx買個USB音效盒吧,至少它能保證你未來的所有NB都能使用,音質也頗為優異,沒有這麼多小朋友,又或者認為僅僅針對NB沒這個必要,那還是乖乖的投資在多聲道喇叭,和中等價位「耐用」的耳機吧~
對此我實在有點無言,我認為砸錢買喇叭是有必要的,我個人在數年前是買Abit的SP50,至少在當時,SP50的評價相當優秀,也花了我8000大洋,可是對於耳機,我就不認為有需要買這麼好的了。
耳機會傷耳朵,這個大家都知道,儘管耳機能夠聽到聲音細微的部份,但是就是會傷耳朵,耳機怎麼找都只有2聲道,而且耳機的性能是型錄上直接看得到的,為了一個耳機,去買USB音效盒和耳擴,我不能理解,要好好聽音樂,就買多聲道的好喇叭阿,為何要這麼辛苦的買耳機加上一堆配件,耳機要做小,對於音質本來就很受限,還去搞這些實在很怪。
還有重要的幾點,我以往買過的耳機,沒有一個能夠安然的撐過數年的,到了最後都給我斷線,對於耳機,我認為它根本是耗材,而且耳機用久了音質會變差,這也不是什麼新聞,加上耳機的使用環境多半是在外面,什麼時候用?
騎車時你會希望耳機聲音不要過大,能夠聽到外面的情況;和朋友出去時,你會希望和朋友聊天、打屁、打牌,一個人聽耳機根本是孤僻;一個人在車上聽音樂,也許有點說得過去,但是在車上要等這麼久,為什麼不乾脆睡覺,要睡覺,戴耳機聽音樂也大有問題。
結果搞了半天,聽音樂的最佳時機竟然是工作時或一個人當宅男時,但是這時候,如果許可,我會希望聽喇叭,而不是耳機,而且的確有需要注意外面情況,不論是同事(同學)或其他事情。
另外,耳機使用時間多半是方便,為此還要搞個耳擴,這很奇怪,難道走到哪裡都要用耳擴嗎?像在車上,有插頭讓你插耳擴嗎?
USB音效盒也許說得過去,畢竟每台NB情況不同,遇到像我這台AT23,它用的音效晶片很破爛時,就很有需要用USB音效盒了,可是對音效盒,我不認為買台製或套件的會比較好,我比較傾向考慮創新未來(創具)這類的廠牌,我不知道上面的電容、電阻、電感對聲音影響有多大,不小我是不否認,但是既然是「USB音效盒」,它的問題就不只有電容、電阻、電感,問題更大是來自於它用的音效晶片,裡面DSP是否做得好,晶片好,用料好(電容、電阻、電感用的好),那麼這個「USB音效盒」才叫做好,這樣的東西不是沒有,當然有,創新未來就有推出這樣的產品,而且號稱24K鍍金材質,一個要價6xxx。
而且它能夠直接支援5.1甚至現在新的7.1聲道,我認為這樣的音效盒才是好的,因為它的整體設計,就是為了有較好的品質而做的。
如果是傳統的擴大機,我相信用料和音質是大有關系的,畢竟材料好壞的影響是不容小看的,但是當牽涉到「電腦元件」時,像是DSP IC、USB IC,我認為這時候用料不再是唯一的考量或問題,整體設計才是關鍵,當你買套件自己焊接時,你能保證它的元件非常好嗎?你又沒辦法換其他DSP IC,你又能保證你焊接技術優異,比機器焊得效果好嗎?當影響因素很多的時候,我相信一分錢還是一分貨,真的有決心要讓NB的音效飛上天,砸個6xxx買個USB音效盒吧,至少它能保證你未來的所有NB都能使用,音質也頗為優異,沒有這麼多小朋友,又或者認為僅僅針對NB沒這個必要,那還是乖乖的投資在多聲道喇叭,和中等價位「耐用」的耳機吧~
夏天到~家庭計劃開始
夏天即將要來了,雖然說下週二又要轉冷,可是夏天的例行計畫又要開始了。
每到夏天,就有兩項計畫要開始:
一個是蟑螂計畫
一個是散熱計畫
先說散熱吧,因為今年對散熱沒什麼大計畫,去年換了機殼,給file server加了風扇,問題看起來是改善了些,現在問題最大的,就是客廳的Media Center了.... :~~~
Media Center在去年給我熱爆了一顆160G硬碟後,我將硬碟從Media Center「裡面」移出來了,現在算是外接的狀態,沒想到昨天看個錄影的Discovery,看到一半硬碟就給我熱當了.... = =||
現在搞得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,因為它是外接式IDE,根本找不到這樣的外接盒,加上目前用的硬碟也是IDE的,更是難搞,我是不想因為這樣硬是讓它用USB,USB當開機磁碟,有沒有搞錯阿,穩定性行不行阿~
目前的計畫很詭異,而且滿花錢的,還要從長計議,目前是打算用IDE2SATA轉接頭(600)加上SATA外接盒(至少要內建8cm風扇)+SATA硬碟,但是這樣的配法,三樣都要買,連硬碟都要換,這反而讓160G無處用了,整個問題看起來麻煩了些,還在計畫中,先畢業再說吧~
至於蟑螂計畫,是我目前主要要考慮的,家裡的蟑螂,已經搞到我老妹都受不了了,你能想像在客廳看電視,有蟑螂陪你看的感覺嗎~
你能想像廚房裡,蟑螂在炒菜鍋裡對你微笑嗎?
這實在是很可怕的事情,我本來是打算畢業後再說的,但是~它已經讓我沒辦法迴避了~
每年夏天,都會施行蟑螂作戰,幾乎是從前年開始的吧~
每次都買誘餌,好像有些些效果,還是心理作用,不瞭解~但是還是這麼做。
今年打算朝幾個方面下手,首先,我家是大樓,我在奇摩知識看到有人說蟑螂會從排水孔爬出來,我是頗相信的,雖然我沒看過有蟑螂從排水孔爬出來,但是有看過爬進去的,而且大樓排水孔大都是相連的,會爬出東西我一點都不意外。
剛好看到了這個,看看後就給它買下去了,不管蟑螂會不會從裡面出來,用上它至少能保證一個來源是安全的,而且要不是有看到,我還不知道有這樣的好東西哩。
另一個就是垃圾桶,因為家裡的垃圾多半是食物,多半直接丟廚房,多半廚房的垃圾桶裡外蟑螂都不少,這次決定把廚房的垃圾桶換成腳踏式的,強制加蓋,這樣應該可以解決垃圾桶的蟑螂問題。
接著我打算嘗試在家裡做廚餘分類,之前一直都沒做,直接丟垃圾桶交給大樓收垃圾的,但是這讓蟑螂橫行,考慮弄出(買或找出來)廚餘桶,並嘗試能否成功用有機土堆肥。
這幾個方案加上蟑螂藥餌,應該能夠多少解決蟑螂的問題吧~
每到夏天,就有兩項計畫要開始:
一個是蟑螂計畫
一個是散熱計畫
先說散熱吧,因為今年對散熱沒什麼大計畫,去年換了機殼,給file server加了風扇,問題看起來是改善了些,現在問題最大的,就是客廳的Media Center了.... :~~~
Media Center在去年給我熱爆了一顆160G硬碟後,我將硬碟從Media Center「裡面」移出來了,現在算是外接的狀態,沒想到昨天看個錄影的Discovery,看到一半硬碟就給我熱當了.... = =||
現在搞得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,因為它是外接式IDE,根本找不到這樣的外接盒,加上目前用的硬碟也是IDE的,更是難搞,我是不想因為這樣硬是讓它用USB,USB當開機磁碟,有沒有搞錯阿,穩定性行不行阿~
目前的計畫很詭異,而且滿花錢的,還要從長計議,目前是打算用IDE2SATA轉接頭(600)加上SATA外接盒(至少要內建8cm風扇)+SATA硬碟,但是這樣的配法,三樣都要買,連硬碟都要換,這反而讓160G無處用了,整個問題看起來麻煩了些,還在計畫中,先畢業再說吧~
至於蟑螂計畫,是我目前主要要考慮的,家裡的蟑螂,已經搞到我老妹都受不了了,你能想像在客廳看電視,有蟑螂陪你看的感覺嗎~
你能想像廚房裡,蟑螂在炒菜鍋裡對你微笑嗎?
這實在是很可怕的事情,我本來是打算畢業後再說的,但是~它已經讓我沒辦法迴避了~
每年夏天,都會施行蟑螂作戰,幾乎是從前年開始的吧~
每次都買誘餌,好像有些些效果,還是心理作用,不瞭解~但是還是這麼做。
今年打算朝幾個方面下手,首先,我家是大樓,我在奇摩知識看到有人說蟑螂會從排水孔爬出來,我是頗相信的,雖然我沒看過有蟑螂從排水孔爬出來,但是有看過爬進去的,而且大樓排水孔大都是相連的,會爬出東西我一點都不意外。
剛好看到了這個,看看後就給它買下去了,不管蟑螂會不會從裡面出來,用上它至少能保證一個來源是安全的,而且要不是有看到,我還不知道有這樣的好東西哩。
另一個就是垃圾桶,因為家裡的垃圾多半是食物,多半直接丟廚房,多半廚房的垃圾桶裡外蟑螂都不少,這次決定把廚房的垃圾桶換成腳踏式的,強制加蓋,這樣應該可以解決垃圾桶的蟑螂問題。
接著我打算嘗試在家裡做廚餘分類,之前一直都沒做,直接丟垃圾桶交給大樓收垃圾的,但是這讓蟑螂橫行,考慮弄出(買或找出來)廚餘桶,並嘗試能否成功用有機土堆肥。
這幾個方案加上蟑螂藥餌,應該能夠多少解決蟑螂的問題吧~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