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9月14日

LUXGEN7 MPV試駕開始~

之前blog的台灣~裕隆~汽車設計提到現在裕隆正在自製汽車,最近這段時間可以注意到,開始陸續有廣告出現,mobile01也出現了LUXGEN的版面和相關活動介紹。

雖然我買不起,但支持還是要的,針對這台非常現代化的自製汽車,專業介紹很多,我也就不獻醜了。

網路雜誌對LUXGEN7 MPV的介紹:
汽車線上:【國內試駕】LUXGEN7 MPV <上>
汽車線上:【國內試駕】LUXGEN7 MPV <下>

網友的試駕心得:
智慧車款新體驗-LUXGEN7 MPV試駕分享

從這台車的介紹看起來,我個人覺得它倒車攝影機相當方便,和我之前想到的想法差不多,把攝影機放置在後照鏡,可以方便的透過LCD即可看到後方的狀況,是很方便的設計,想想看,每次開車看後照鏡時,總是會卡一條黑邊擋住視線,或者有些地方就是因為鏡子角度不好橋看不到,能夠有個這樣的攝影機可以無死角的看到後方,真的是很棒;此外,它的夜視系統真的很不錯哩,0.1流明的極低亮度下,可以看到前方100公尺,寬度40公尺範圍內的畫面,這性能相當的好。

其他部份,我沒親自看過車,對汽車瞭解也不深,也就不方便評論太多(好壞不會分),不過站在資工人的角度來看,它的電腦系統還有剛剛提到的夜視系統和攝影系統,我覺得相當的先進。

對於mobile01上一些人批評它只是加了電子設備的飛羚101,或者說這台車號稱世界第一的智慧型汽車,根本沒把大廠車放眼裡...等等的說法,我只能說,這台車好歹是台灣人自己做的,未來要賣大陸賣歐洲賣美國的,這台車在研發過程中,夜視系統跟中科院技轉,酒精測試系統跟工研院,使用了醫療上的無接觸感測技術,加上它電腦系統跟HTC合作,這些裝置、設備、技術還有和汽車本身的高度整合,並不是全世界所有車廠都有的,你可以說它某部份比不過BMW、賓士、Toyota(像停車輔助系統,BMW、賓士都提供自動停車),但這台車並不是所有技術其他車廠都有,有些是它才獨有的,有些則是賓士、BMW這種高級車款才有的,如果僅僅只是在旁邊打嘴砲,看看DM就說這個賓士有、這個BMW有,這個Toyota做更好是不公平的,因為最終能夠把這些技術統統整合放入一台汽車中,售價又能比賓士、BMW低很多符合台灣人口袋的水準,那就是一台好車,對於這樣的車子,只是在旁邊看熱鬧,那就多點讚美少點批評吧!!

2009年8月21日

軌跡記錄器有無機會變成自救器?

這次風災,開始出現一些新聞是討論空投位置錯誤,因此拿不到救援物資,也出現了女兒給國軍座標後,救出父親的新聞。

在現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,GPS & GIS已經普遍到深入一般人的生活中了,而在遇到災難時,只要能夠有GPS座標且人沒死,能夠獲救的機會就很大。

目前軌跡記錄器已經十分普遍了,記錄器本身其實就是GPS,透過不斷地紀錄目前位標,最後透過USB傳輸線傳回電腦後,和GIS結合並顯示。
既然這樣,有沒有可能把軌跡記錄器和救生器結合?當發生意外時(按下按鈕或者受到強烈碰撞),記錄器便會自動發送訊號,告知目前的GPS座標,如此一來就能自救。
我認為這樣的想法不錯,但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在「發送訊號」這部份,是要送出無線電信號(摩斯電碼)?SMS簡訊?無線網路?3G?

我個人是覺得,如果size許可,軌跡記錄器結合無線電,在遭遇災難時,固定30分鐘或1小時發送一次SOS+GPS座標的無線電信號,應該是不錯的idea。

2009年8月14日

颱風災情嚴重,請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

首先,我在今天下午終於辦完離校,拿到畢業證書了,雖然還要留學校幾天寫交接文件和測試,但這算是負責了~沒有直接跑掉~

回主題~
先po上我最近幾天的MSN標題:
讓我們一起用愛與善款幫助88水災受難者!我決定捐出半個月薪水3000元給紅十字會!http://tw.charity.yahoo.com/

因為我還算是學生身份,薪水還只有6000元,我在8/11號已經透過Yahoo!奇摩 公益捐出半個月薪水3000元,我想這是目前我還有能力做到的事情。
我其他實驗室的同學在口試完畢後,因為他們老闆並沒有太多要求,沒什麼事情~已經去當義工幫忙好幾天了!

這次捐款也是我繼上次四川震災後的第二次捐款,金額也都是3000元。

我的捐款紀錄
日期公益團體專案名稱需求名稱捐款金額方式
2009/08/11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八八水災援助計畫災後重建3,000信用卡


這次的風災災情非常誇張,南台灣降下2500毫米以上的雨,這樣的量已經超過了200年防洪標準,我相信就算在美國、日本等更先進的國家,這樣的雨量造成的災害並不會比較好。
這次風災,似乎也是第一次看到派出特戰隊員去搜救探路,我不確定之前有沒有過,但上新聞應該也是第一次,值得鼓勵,畢竟養兵千日,就是用在這時候。

我相信目前的物資應該已經夠了,救災物品應該已經爆了,特別把捐款紀錄列出來不是炫耀,是建議可以把錢捐給災後重建,我認為:
1. 目前看來物資不缺,再捐物資意義不大且浪費資源
2. 目前快進入災後重建的步驟,災後重建就會開始需要花錢
3. 災後重建需要的費用更高,而且耗費時間更長
4. 這時候在無法預料未來需求時,錢比物資更有用
5. 到災後重建的階段,大家心都冷了,捐款會變少,到時候指定用途為救災用途的捐款可能會過多卻沒用,變成浪費

基於上述5點,我把錢捐來做「災後重建」,相信可以讓3000元達到最大的效力,也希望大家還要捐款、捐愛心的,有錢可以捐給重建基金,有力有時間的可以去當義工幫忙。

2009年8月3日

PDAMessager成果展示

口試結束了~搞了四年終於快畢業了~
口試後 新Media Center 計畫繼續。

新Media Center打算用朋友建議的,主機和外接盒分離,外接盒部份就只放光碟機、讀卡機...等,主機部份就用個舊PC殼加上Core 2 Pentium CPU、入門主機板和N9400GT顯示卡。

因為目前的Media Center-ASUS DigiMatrix是有個小小地LED顯示幕的,我上面透過程式擷取中央氣象局的資訊,它能顯示時間和目前的氣溫。
為了能夠有同樣的訊息顯示,我考慮在外接盒上加入一個LCM顯示幕,不過後來受到銀欣 GD02-MT 家庭劇院機殼銀欣 CW03-MT 全鋁家庭劇院機殼的啟發,想到可以仿照它的方式,加個LCD顯示器,而這樣的LCD顯示器不過就是個ARM開發板+LCD螢幕罷了,在網拍後發現目前舊的PDA價格非常不錯,NT 1000多就可以買到iPAQ 3xxx(3600、3800、3900都有),而LCM顯示幕一塊128x64 藍底白字版本,網拍要NT 500,光華要NT 800,這還不算Printer Port...等零件的費用,考慮到CP值,用舊PDA當然划算,因此就有了PDAMessager的計畫。

PDAMessager功能上,就是一個類似捷運的資訊看板,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替代ASUS DigiMatrix上氣溫、時間的顯示,不過既然全彩又更大,當然希望加些新功能,因此開發上訴求是:
1. 要能顯示時間、溫度
2. 要能夠按遙控器時,顯示訊息(像「播放」)
3. 因為PC不可能一直開著,當PC關機時,要能顯示PC為關機狀態

這次這個是口試後開工的成果,到目前為止大概花了3周的時間,原則上就是SDL + Socket Server的成品。

首先如下圖,這是測試的示意圖,原則上它就是USB接電腦,USB網路就會自動連線並設定好IP。
寄件者 iPAQ3950


接著看到它的成果影片:


畫面的內容是這樣的:
當程式啟動後,會進入MODE 1,也就是一般的天氣、時間顯示的模式。

當PC關機時,我們可以透過Socket Client的方式下指令,讓它進入MODE 0,也就是畫面切換成只有時間的模式,注意看,右下角有個關機。

再來展示的是當遙控器按下時,PC同樣可以透過Socket Client下指令,將要顯示的文字、字體大小、顏色(RGB)傳過去,之後切換到MODE 2,即可顯示出文字內容,為了展示這個程式可以支援多國語言,因此顯示了「中文 にほんご EN」,表示中文、日文、英文都ok。

再來看到畫面變成了一張風景照,這是考慮到傳入的訊息,如果只是文字可能太單調了,顏色又只有一種,也許未來可以在PC端即時的產生「圖片」來顯示,因此也提供了可以傳入圖片顯示的功能,這功能說不定還能當作相簿來使用。

最後我們看到最後一個畫面,同樣也是風景照,但是上面印了文字「風景照片」四個字,這是考慮到遙控器動作時,可能希望顯示個背景加上訊息,因此結合了上面顯示文字和顯示圖片的功能,讓它能夠同時顯示圖片和文字。

2009年6月28日

FreeBSD MPD PPPoE斷線檢查Script

家裡是用中華電信FTTB的VDSL,設定實際上就是PPPoE的設定,而我使用FreeBSD+pf+mpd當NAT。

雖然中華電信大部分情況下都滿穩的,不大會斷線(可能VDSL過熱、機房改設定...等原因吧),但有時候就是會不知道什麼原因斷線,mpd上關於重新連線的設定雖然有加,但似乎沒啥效果,斷線後就是沒IP不會重新連線。

這次又發生了這樣的情況,為瞭解決這樣的問題,寫了個超簡單斷線檢查Script,在發生PPPoE斷線時自動把電腦重新開機。

#!/bin/tcsh

if(== `/sbin/ifconfig | /usr/bin/sed '/-->/\\!d' | /usr/bin/awk '{ print $2 }'`) then
/sbin/reboot
endif


程式碼超級簡單,當執行它之後,它會執行

/sbin/ifconfig | /usr/bin/sed '/-->/\!d' | /usr/bin/awk '{ print $2 }'


也就是執行ifconfig,然後找「-->」,找到後把第二個字串取出(PPPoE取得的IP),如果找不到,顯然就是PPPoE斷線了。
接著透過 tcsh 的 if 判斷式,判斷上述指令「找不到時」,就執行裡面的指令

/sbin/reboot


完成後改好權限,把它放入/etc/crontab中

*/30 * * * * root /usr/local/bin/disconnect-check.sh


如此一來,每30分鐘它都會執行一次,看看PPPoE有沒有秀斗,如果秀斗了,就把電腦重開。

我有測試過,應該是能夠work的。

2013-08-30更新
程式更新如下
#!/bin/tcsh

if( ! -e /var/log/disconnect-reboot.log ) then
  touch /var/log/disconnect-reboot.log
endif

if(== `/sbin/ifconfig ng0`) then
  echo `date +%Y-%m-%d\ %H:%M:%S` reboot >> /var/log/disconnect-reboot.log
  reboot
else
  if(== `/sbin/ifconfig ng0 | /usr/bin/sed '/-->/\\!d'`) then
  echo `date +%Y-%m-%d\ %H:%M:%S` mpd restart >> /var/log/disconnect-reboot.log
  /usr/local/etc/rc.d/mpd5 restart
  endif
endif

新增與修改:
1. 檢查log檔案是否存在,不存在則建立
2. 如果裝置ng0不存在,重新開機(異常情況)
3. 如果裝置ng0存在,但沒有IP,將mpd重新啟動(通常的斷線情況)

2009年5月15日

FreeBSD登入後中文亂碼問題

在 FreeBSD 中,雖然已經支援 Unicode(UTF-8) 了,但如果我們只有設定在 csh.cshrc 中,我們會發現登入後的訊息依然是亂碼,原因是在於登入時候的環境設定並沒有設定成 zh_TW.UTF8。

這意思是說,雖然我們在 csh.cshrc 裡面設定了環境是 zh_TW.UTF8,但在我們登入時,系統完成認證,並執行 SHELL 的時候,並沒有設定環境是 zh_TW.UTF8,因此這時候的訊息如果是 UTF-8 的編碼,會是亂碼的狀況。

解決辦法很簡單,我們在 /etc/login.conf 裡面加入相關設定,修改如下:
default:\
:passwd_format=md5:\
:copyright=/etc/COPYRIGHT:\
.....
:ignoretime@:\
:umask=022:


改成
default:\
:passwd_format=md5:\
:copyright=/etc/COPYRIGHT:\
.....
:ignoretime@:\
:charset=zh_TW.UTF-8:\
:lang=zh_TW.UTF-8:\
:umask=022:


修改完畢後,要記得執行如下指令,將設定寫入系統中:
# cap_mkdb /etc/login.conf

即可!

2009年4月8日

永豐開戶ok嚕~~

今天天氣不錯,特別在下午跑了一趟永豐銀行。

永豐銀行的無摺戶我想不用再介紹了,它的跨行免手續費很優,我就是衝著這點辦的(4/1開始,跨行提款、轉帳免手續費改成4次,不再是8次了),在此之前,我是用富邦的V Banking,不錯是不錯,一家富邦分行離我家又超近(走路就可以到了),但它只有2次跨行轉帳免手續費,有時候會不大夠用。

也剛好有一家永豐銀行離學校不會非常遠,以距離來說,從學校出發,到永豐的距離比到富邦近。

今天開戶很順利,並不像網路說的被一直刁難,倒是有說我不是在戶籍地,我就直接說我是學校的學生,然後服務小姐跟我要學生證,整個過程都很順利,幾乎就簽簽名,填填個人資料就完成了。
接下來就是等下週去銀行拿提款卡嚕~~

Google App Engine支援Java啦~

自從去年的Google Developer Day之後,我就對Google App Engine頗有興趣,想想看,我們能夠免費的利用到Google龐大的Cluster系統,是一件多棒的事情阿!
可惜它一直以來都只支援Python,我跟它完全不認識,因此對Google App Engine一直都只能看著流口水.....
現在不同了~Google App Engine在昨天4/7正式發佈支援Java,未來我就可以用熟悉的Java來開發App Engine,不論是玩票性質的寫個留言板,還是其他奇怪的想法,都會是很棒的事情。

2009年3月29日

Smoothie光合舒果昔試飲心得

每次到便利商店要買喝的,看到琳瑯滿目的飲料都不知道要買什麼才好。
看到果汁、蔬果汁,就會注意到果汁成份只有30%、50%,甚至還有10%的。
喝紅茶、綠茶、奶茶,就會發現裡面果糖加很大,好像整瓶果汁有半瓶都是糖的感覺。
喝烏龍茶、綠茶儘管不錯,也有無糖可以選,但永遠都只有烏龍茶和綠茶可以選。

這次因為看到「Smoothie光合舒果昔」的試飲心得活動,我注意到了這個新的飲料,更因此愛上了它。


Smoothie光合舒果昔從拿在手上到喝下第一口的感覺,都讓我注意到了它的用心,它使用的不是傳統的鋁箔包,而是目前最新的「利樂鑽包裝」,這種包裝拿在手上握感很不錯,不像傳統的鋁箔包,哪個方向握感覺都怪怪的;此外這種包裝和傳統的鋁箔包相比,從表面看感覺大小差不多,但它的內容量卻足足有330ml,份量比傳統的鋁箔包多了很多。

一個新的飲品單單只有包裝好是沒有用的,Smoothie光合舒果昔的口感相當的棒。

我這次買的是「strawberry & banana」的口味,正如名字中的Smooth,飲料倒入嘴巴、滑過喉嚨的感覺非常滑順,不會有喝冰水的刺激感;此外,非常值得一提的,在喝過後一陣子,不會殘留不自然的甜味或化學糖份的苦味、澀味。
喝一口放入口中,香蕉的綿密感讓人印象深刻,其他的水果像是草莓、水蜜桃、蘋果的香甜滿溢口中,此刻會有一種幸福的感覺,好像煩惱都煙消雲散一般。

感謝7-11能夠研發出這麼讚的飲品,讓我自烏龍茶、綠茶後,又找到一個新的選擇。

下面是我和它的親密合照。



晚餐與它的合照。


http://blog.7-11.com.tw/diary.asp?blogid=153

2009年3月27日

FON變身大絕招

剛剛因為學弟send給我關於FON賺錢相關的文章,勾起了我對FON的回憶。

之前曾經google過FON可以怎麼改裝,而查到下面這個網址:
http://www.lefinnois.net/wpen/index.php/2007/05/13/i2c-bus-for-la-fonera/

當然還有其他類似的網站,原則上以「FON i2c」來搜尋就能找到了。

很多人都會問,FON要怎麼改裝?能夠變成怎樣?能不能當電話?能不能跑BT?
但大部份都還侷限在軟體相關的服務,通常把它和無線基地台或IP分享器劃上等號,然後查詢或試想能做什麼。

但其實~FON它還有個很棒的地方,就是它是個超小且支援802.11g的嵌入式開發板,它上面同樣有I/O可以使用。
這時候我們終於介紹到上述網站的內容了。

在國外瘋狂的FON hacker的努力下,FON已經被完全且深入的瞭解了。

FON內建的I/O並不多,經過「處理」後(以4根GPIO模擬2組I2C介面),FON可以拉出「2組I2C」介面,這是FON僅能利用的I/O介面,但對於電子相關科系的同學們來說,這已經足以讓我們開始各種惡搞計畫。

I2C是近年熱門的介面,它有幾種表示方式,IIC、I2C,其中的2其實是平方,因為打字的關係,通常連著打。
在電子相關科系中,大部分同學可能還沒聽過它,但它被用的很多了。
I2C其實和RS-232(UART)差不多,同樣是串列傳輸埠,但它只需要2條線就能動作了,I2C因為只有2條線,又只是high/low的表示,因此在遇到沒有內建I2C的時候,可以用2根標準IO來模擬出I2C的動作,而目前一些單晶片像是部份AVR就有內建I2C介面。

既然FON有I2C可以操作,而且還有2組,我們就能夠透過I2C將FON和AVR之類的單晶片進行連接,由FON對AVR下指令,再由AVR實際動作,開發上其實和PC<->RS232<->8051差不多。

有了類似AVR這樣的單晶片,我們就能夠用AVR開發各類電子專題,像是常見的自走車、警報器...等。
AVR+FON,我們就能夠開發802.11g的遙控自走車。

人家說沒圖沒真相,事實上國外已經有不少人以FON開發出自走車,原理不外乎就是FON+單晶片組合而成,影片如下: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7qqthHWTheA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2hBb3F27Tsc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4wdrhiMO0s

而關於FON的I2C介面如何拉出來,下面的blog有不錯的教學:
i2c bus for La Fonera

另外,下面這個網頁雖然不是拉出I2C,拉出來的是SPI介面,但用的I/O腳相同,同樣可以參考:
Fonera SD Card Hack

2009年3月26日

該用64bit Linux嗎?(新測試已逆轉)

剛剛朋友問我,它們公司在考慮新環境是否該改用64bit Linux,問我是否適合換成64 bit,換了有什麼好處?效能表現差異多大?

我曾經在摩托學園詢問過Intel 64 bit 在 Debian 上要怎麼設定?,另外也搜尋到大家的 x86-64 CPU 都跑 amd64 還是 i386 呢?,看起來大部分都還是建議用32bit Linux。

而一般來說,64 bit Linux的效能應該會比較好,那以效能表現來說,64 bit Linux效能能好多少?是否以效能為考量的Linux Server用64 bit會比較好呢?
於是我用「32bit 64bit linux performance」為關鍵字在Google搜尋,找到下面2篇:
AMD Phenom 32-bit vs. 64-bit Performance
Ubuntu: 32-bit v. 64-bit Performance

這邊要特別注意,Ubuntu: 32-bit v. 64-bit Performance這篇是2006年的測試。

從上述2個網頁中,作者針對32bit和64bit的Linux的比較,我發現到幾個事情:
1. 在遊戲相關的效能中比較,64 bit Linux幾乎都比32 bit Linux差,而且差不少
2. 在I/O相關的行為上,包括RAM的讀寫...等,32 bit Linux和64 bit Linux表現差不多,32 bit Linux略快
3. 針對CPU處理頻繁的工作,包括kernel make(gcc compiler)、MP3轉檔(lame)、檔案壓縮(gzip)上,64 bit Linux的表現要比32 bit Linux好
4. 可能是因為硬體不同,也可能是新版有針對64 bit做最佳化,2006年的那份測試和2008年的測試,gzip的表現反應差異較大,lame的表現差距幅度也有差異

整體來說,我認為64 bit Linux應該只有在CPU關聯性大的工作會有較突出的效能表現,其他部份「效能不一定比較好」,此外,在摩托學園的討論中看得出來,目前64 bit Linux還是有不少應用程式不支援。
所以我認為,目前還不是全面使用64 bit Linux的時候,除非對於CPU效能極度要求的情況下,那麼我個人的建議是,先瞭解該Linux Server要運作的應用程式或服務,目前對64 bit Linux的支援狀況(包括相容性、是否針對64 bit指令集EM64T最佳化...等),全部確定後,一切ok再上路
如果是個人PC或桌面系統,那麼正如上面說的,我認為目前還不是使用64 bit Linux的時候。


感謝回覆留言的匿名網友,從最新的測試中可以發現,現在64 bit Linux在64 bit平台上效能已經超越32 bit,而且超越很多,上述評估已經不正確了。

2009年3月24日

詐騙電話

剛剛又接到詐騙電話了~
可能因為上次耍了他,這次打來一接就掛斷~
因此上網搜尋後,下面列出搜尋到的詐騙電話,未來會持續更新:
0913925523
0927344966
0927429858
0938822315
0938822531
0989041218
0989041220
0989041385
0989382037
0989385003
0989385004
0989385031
0989385032
0989385033
0989385034(我剛剛接到這隻)
0989385037
0989385039
0989385040
(以上來源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hsueh925/10138374)
0989677972
(以上來源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may931107/20411495)
0989565193
0989506753
(以上來源:http://blog.yam.com/speed777/article/14211587)
0982649297
0982752752
0923790350
(以上來源:http://blog.sina.com.tw/t_mango/article.php?comment_page=19&pbgid=1523&entryid=16674)
0980486012
(以上來源:http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37&t=791387&p=7)
0980149288
(以上來源:網友留)
最後寫下防堵的辦法
如果使用新款的智慧型手機(高階手機),可以針對不同手機作業系統來找「來電黑名單(也叫來電警衛...等類似名稱)」軟體並安裝,輸入上述電話號碼後即可幫你自動過濾,未來有新的,再持續更新。
如果像我一樣使用舊款手機,我記得Sony手機有黑名單功能,之前的T68記得有看過,而我正在用的Nokia 6230沒有黑名單功能,不過Nokia手機可以設定「號碼分組」,目前設定一個「黑名單分組」,把上述號碼全部加入,接著錄製一段無聲鈴聲並設為分組鈴聲即可。

2009年3月21日

建置1080p Media Center事項

最近家裡要換客廳電視,目前我是看好SONY 32S4000,雖然它只有32吋,又雖然它只支援到1366x768,但沒辦法~目前1080p的LCD TV都還很貴,老爸缺錢又要換電視的現在,只能選擇32吋了~
我的想法是,反正目前都還是看有線電視,高畫質有線電視目前還不普及,就算有了也不能保證一定是1920x1080的解析度,至於數位電視,那個就更不用說了~所以我認為,3年內要讓1920x1980普及應該是有難度的,與其買台用不到這麼高解析度的,不如買台SONY 32吋高品質的LCD TV,看起來應該會爽很多。
關於電視最後提一下,SONY 32吋系列,S和V根據Mobile01魔人的深入分析,兩者雖然差價3000元,但內容相同,此外,SONY 32吋系列再次根據Mobile01的魔人檢查,發現裡面的面板用的是奇美的,在這經濟艱困的時期,別懷疑~買SONY也是愛台灣啦~

雖然電視沒辦法用到1080p,但Media Center播放的高畫質電影檔情況稍稍不同,Media Center是電腦,它在播放影片時,並不會因為輸出的解析度比較差,就因此能夠節省CPU使用率或系統資源,因此,為了能夠播放所有影片,包括高畫質影片,Media Center需要升級,來應付720p以上畫質的影片檔,所以,最近開始尋覓目前針對高畫質影片的電腦建置。

我在之前的Media Center中應該提到過,我家目前的Media Center是P4-2.4G的CPU,主機板的整合式晶片組是Sis 630,因此顯示卡部份也是Sis的晶片。
P4-2.4G看起來很新,但事實上對於720p以上的影片,它是不足的。
目前我實際使用的經驗是,以網路上下載的720p日劇,播放時CPU使用率大約75%~100%,中間的Range是關係到影片播放當時的影片狀況,通常較細膩的片段就會lag,此時就是100%,因此網路上通常有人會說,720p影片P4-2.4G可以看,那是不精確的,測試的人八成只是把影片拿來開開看,看CPU使用率只有80%上下,就認為ok,這實際上是錯誤的結論。

此外,有一類720p的影片P4-2.4G CPU也是不夠力的,那就是下載的高畫質電影常使用的H264編碼,就算這部H264編碼的片子只是720p,P4-2.4G還是不夠力的,情況會比前面的日劇更糟(720p日劇編碼通常是DivX 6)。

高畫質影片往往需要更大的儲存空間,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儲存所需的空間,因此都會壓縮,而傳統的影片壓縮格式像是MPEG-1、MPEG-2、MPEG-4、DivX...等,壓縮率已經不足以應付FullHD(1920x1080)的影片,因此H264被提出並成為了FullHD影片的標準壓縮格式之一。
H264能讓高畫質影片儲存空間更小,但所付出的代價就是運算量,因此對CPU的負擔非常大。
很不幸的,如果要以軟體解碼的方式來處理,目前要能夠處理包括H264在內高畫質影片的CPU,至少需要中階以上的CPU才能應付,而中階以上CPU的價位並不很親民。

可能是因為上述的原因,最近幾年Nvidia和ATi(AMD)的顯示卡都內建了高畫質影片的硬體解碼晶片,而且具備這樣能力的顯示卡並不貴,大概NT $2000上下就能買到了,因此最近配Media Center的電腦,幾乎都會額外添購一張能夠支援FullHD的顯示卡,而挑選這樣的顯示卡,就變成了一個新的學問了。

在1080p Media Center建置的事項中,我們可以分為硬體和軟體兩類:

硬體:
要能夠處理1080p的影片,硬體上有2種解決方式,1種是買強力的CPU用軟體解碼來解決,另一種是買張新的顯示卡用硬體解碼來解決。

1. 使用CPU來解決
用CPU來解決問題其實不錯,後續問題可以少很多,但CPU很貴,要能夠處理到1080p影片的中階CPU價格通常需要NT $4000以上,如果錢不是問題,那直接買顆高速高貴的CPU統統都能搞定。
但這邊要注意一點,高速CPU通常很燙,高畫質影片軟體解碼時CPU使用率通常不會只有10%~20%,至少也有30%~50%,它會較耗電也會較熱,如何選擇高效能的散熱器又可以減少噪音,會是一個大問題。

2. 使用顯示卡來解決
以目前(2009-03-21)來說,目前NVIDIA主流的顯示卡大致有8000系列和9000系列兩種,網路上許多人會說這時候買8000系列的中階顯示卡最划算,因為8000系列是NVIDIA的舊晶片組,它的中階卡在之前都是NT $5000、NT $6000,現在只要NT $2000、NT $3000即可買到了,可以說是物超所值,但是,我在這邊要提出完全不同的結論。
如果以Media Center為用途,專門用來播放高解析度影片,那麼~買9000系列低階顯示卡會比8000系列中階顯示卡更合適,2者價格差不多~9000系列低階卡稍微低一點。
原因有2個:
1. 溫度
9000系列使用新的晶片,它的低階顯示卡溫度較低,8000的中階顯示卡通常都需要很大的散熱片和風扇,對Media Center來說,噪音是非常難搞的,沒有人會希望看電影的同時旁邊有個嗡嗡嗡的聲音,因此就溫度來說,9000系列更合適。

2. 硬體解碼的支援
NVIDIA在8000系列的顯示卡中就已經支援高畫質影片的硬體解碼(稱為PureVideo)了,但是8000全系列都只支援3種格式的硬體解碼,包括:
a. MPEG-1
b. MPEG-2
c. H264

而9000系列使用的新晶片,內建則支援4種格式的硬體解碼,包括:
a. MPEG-1
b. MPEG-2
c. H264
d. VC-1

關鍵在新出現的VC-1,VC-1乍看之下很陌生,但其實被應用的地方不少,VC-1是Microsoft提出的wmv中使用的編碼。
Microsoft在高畫質影片中一樣插了一腳,以類似H264的演算法來設計,並使用在wmv當中,Microsoft稱之為VC-1。
如果使用NVIDIA 8000系列的顯示卡,不論是低階、中階或是高階,全部都沒有包含VC-1的硬體解碼,換句話說,未來如果看到wmv的影片,就算使用的是8000系列中最高級的顯示卡,同樣都必須用CPU來運算,CPU不夠力,就是lag。

軟體:
如果使用CPU來做軟體解碼,基本上軟體的設定沒什麼問題,按照傳統的作法把codec安裝上去即可。
但如果是使用顯示卡來進行硬體解碼,軟體的配置就需要注意了。

接下來我會以NVIDIA來說,ATi的不清楚。

在Windows上,首先NVIDIA的顯示卡驅動程式是「一定要安裝」的,不安裝不可能支援硬體解碼,而且要安裝到最新版本的驅動程式。
安裝好驅動程式是不夠的,目前在Windows上,幾乎所有的codec都是軟體解碼,支援硬體解碼的codec很少,根據這陣子在網路上看到的,大概只有CyberLink PowerDVD提供的CyberLink Decoder和CoreAVC的Decoder可以支援顯示卡的硬體加速(使用硬體解碼)。
因此在設定上,必須要指定特定的檔案給特定的decoder才能使用到顯示卡的硬體加速。
而這部份,需要在各個播放程式裡面單獨的定義,像是KMPlayer可以設定,Media Player Classic目前我還不清楚。

在Linux上,為了讓Linux也能使用顯示卡的PureVideo(硬體解碼)功能,NVIDIA提出了VDPAU (Video Decode and Presentation API for Unix)。
VDPAU是專門針對NVIDIA顯示卡PureVideo(硬體解碼)功能的API,透過這組API程式設計師就能夠應用NVIDIA顯示卡上硬體解碼的晶片。
因為Linux上不同的文化和錯綜複雜的歷史因素,所以Linux上的播放軟體都直接內建decoder,所以目前要在Linux上支援VDPAU,必須針對播放軟體進行patch,讓播放軟體能夠支援VDPAU,才能夠使用硬體解碼。
目前在Linux上,確實有提供patch檔的播放軟體只有mplayer,而vlc、xine對VDPAU的支援都還在開發中。
比較讓人高興的是,Linux上的編解碼器軟體ffmpeg,已經有提供VDPAU的patch,所以是不是可以直接用vlc或xine呼叫ffmpeg來使用VDPAU,是之後使用時可以注意的部份。

整體來說,為了要處理1080p,我認為代價是很高的,以顯示卡的硬體解碼來處理1080p目前看來是不錯的選擇,但軟體設定很麻煩,而且硬體解碼只支援到1920x1080,未來更高解析度的影片它沒辦法處理(這邊指的沒辦法處理不是速度不夠快,而是顯示卡不能動作,有更高解析度的影片,顯示卡並不能支援,到時候完全只能用CPU來處理)。

2009年2月12日

Media Center Linux升級

(本文同步回覆在Linux Media Center設置心得(使用DiGiMatrix搭配Debian使用MythTV或Freevo))
在今年過年的連假,將Media Center改灌成Mythbuntu了(又一台電腦被Ubuntu佔領啦~)。
整個安裝的確方便快速很多,以往lirc需要自己重新編譯相對應的kernel module或kernel,現在已經完全不需要了,在安裝時直接可以用選單選擇,選好、安裝完畢後即可使用。

由於Ubuntu和Debian系出同源,所有原先Debian上的設定全部都可沿用,整個移機重灌的過程中,雖然沒有完全無痛~但頂多也只是小痛~非常推薦Mythbuntu。

如果是完全沒裝過Media Center,希望以Linux作為Media Center的話,強烈推薦Mythbuntu,幾乎所有以前需要辛苦的設定,Mythbuntu都只需要簡單的選單選項即可完成,不需要花費功夫處理。

關於diskless的部份,目前已經處理完畢了,這部份是整個移機過程中最痛的部份,因為Mythbuntu預設的kernel initramfs是硬碟開機,因此無法直接diskless安裝,我是先用硬碟裝好,然後複製到NFS Server上的。

而設定上,大部分參照Booting On PXE And On A Customized Debian System的設定即可,
比較不一樣需要處理的,是要修改
/etc/initramfs-tools/initramfs.conf

確定以下幾個參數:
BOOT=nfs
DEVICE=eth0
MODULES=most


首先最關鍵的是 BOOT=nfs,不設這項,則開機後會出現「/dev/nfs does not exist」,反過來如果設了,則會無法硬碟開機。

接著是 DEVICE=eth0,這裡要設定相對應的網路裝置,沒設對則開機後會造成在網路卡的位置死掉!

再來是 MODULES=most,這項可以改成 netboot,改成 most 則所有 module 都會載入。

存檔後執行
update-initramfs -u

完成後即可用diskless的系統開機了。

2009年2月3日

關於「有趣的預言&先知」

因應原網站作者早先留言,該文已於1月初即已收編,
未來該文將不再登載,原文連結將永久無效,
在此公告。

原作者留言如下: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您所說的都不是根據事實
雖然發表個人文章實屬言論自由
但由於您的部分發言已經涉及到刑法上之
[譭謗罪][造謠罪][人身攻擊]
並讓該廟負責人及信眾深感不悅
本網已拍照存證
望君一個月之內拿下此篇文章
不然我們將偕同網警採取法律途徑
感謝您的合作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2009年2月2日

自力開發的Java FTP Server

去年年底忙完國科會計劃書之後,就開始發瘋的用Java寫FTP Server,過年期間同樣沒有懈怠,持續發瘋中~

既然是發瘋的成果,自然成果驚人。

我寫的FTP Server取名叫做「MyFTPBox」。

和其他自己寫得程式一樣,在開發時有注意使用的套件授權。
目前MyFTPBox使用的第三方套件只有SQLiteJDBC,這個SQLite的Java API授權是BSD,非常自由。
因此目前來說,產權沒有任何問題。

MyFTPBox目前已經支援下面功能:
1. 完全支援 UTF8,啟動時偵測系統的檔案編碼,並以此作為預設編碼,FTP Client登入後,可以使用OPTS UTF8 ON支援UTF8(Linux下由於預設都已經是UTF8編碼,因此FTP Server預設編碼直接是UTF8)

2. 經過簡單的測試,看起來能夠正常支援MODE ZMODE Z是一種壓縮技術,使用zlib作為壓縮的演算法,它會在資料傳輸過程中自動壓縮,不需要額外設定,但FTP Client同樣需要支援MODE Z,目前用CuteFTP Pro、SmartFTP測試,在使用MODE Z後,CuteFTP ProSmartFTP仍舊能夠正常的顯示出檔案列表,證明應該是work的

3. 流量控制,每個使用者能夠設定流量限制,但目前只能對每個連線限制流量,例如我限制10k,當同時下載2個檔案時,2個檔案都是10k

4. 極端混亂且可能有問題的虛擬檔案系統,我仿照ZFTP Server的模式設定,可以新增虛擬目錄,也可以把實體目錄對應到虛擬目錄下,但目前還有些bug(混亂原因在於,ZFTP那應該是用linklist寫的,我是用SQL寫的,SQL上資料都是平面的,而且因為欄位的關係,目前我處理目錄的方式很笨,寫得也亂)

5. 帳號管理、虛擬檔案系統均使用SQLite管理,因為都使用SQL code,因此未來很容易可以移植到mysql、M$ SQL Server,甚至M$ Access中,至於Server的設定,由於要可以指定使用的SQL Server和帳號密碼等,目前傾向另外用xml來儲存,用xml儲存的設定應該會包括Server Port、Admin Port、SQL、系統編碼

6. 簡易的Telnet管理介面,目前有實做了管理用Telnet Admin Server,目前可以用telnet的方式連入進行帳號、虛擬檔案系統的管理,未來畫出GUI的管理程式後,就可以有類似ZFTP Administraotr Interface那樣的管理程式來操作了。

7. 其他比較值得提到的,大概就是PASV/PORT mode,正式一點的FTP Server原則上都支援了,只有那種超小型的FTP Server半成品才不支援PASV mode,我的Java FTP Server能夠正常的支援PASV/PORT mode;此外,大概就是檔案列表吧~目前我的Java FTP Server支援UNIX Style檔案列表和MLSD/MLST Style檔案列表,這也是比較正式的FTP Server原則上都支援的(UNIX上的FTP Server有可能只支援UNIX Style)

整體來說,基於老王賣瓜的心裡,我認為這FTP Server還不錯,不過還需要花很多時間繼續加功能和修程式,但以功能性來說,目前Windows上主流FTP Server有的幾個功能都有支援了,不過都不夠完善就是了。
那最容易被問到的就是,既然都有了,那寫它幹嘛?它作用是?
首先,它就基本的FTP Server來說算是完成度很高的,它再加入SSH Tunnel的功能後,可以寫成類似Tunnelier這樣的SSH Tunnel程式,並且和Tunnelier一樣可以作到FTP-SFTP-Bridge的功能。
而目前Java的SSH Tunnel API很多,而且幾乎都是BSD、LGPL的,要開發Java版的SSH Tunnel並不難。
除了可以延伸寫成支援FTP-SFTP-Bridge的SSH Tunnel外,它算是我第一個檔案傳輸伺服器的程式,基本樣式完成了,未來要改成影像串流或其他檔案傳輸用的Custom Server都可以節省伺服器開發的功夫。
而這套Java FTP Server本身可能的賣點是,雖然在Windows上FTP Server選擇很多,像ZFTP Server、FileZilla Server、G6都是常見的選擇,我也是以它們為範本開發的,但首先,ZFTP Server在3.0之前都還不支援UTF8,G6要錢,FileZilla Server的管理介面非常難用。
其次,我們把場景放到Linux上,Linux上的FTP Server幾乎都強調高效能、高穩定性,但是很少可以像ZFTP Server、FileZilla Server這樣有虛擬檔案系統可以讓我們自己拉目錄,使用者管理又幾乎都跟系統帳戶綁在一起,不用系統帳戶,就要透過複雜的步驟讓FTP Server支援mysql。
對大部分人來說,僅僅希望在Linux上安裝個FTP站台,專門放mp3、動畫這樣簡單的需求,卻要搞得好像要開ftp.ntu.edu.tw這樣的大型站台。
然而對於一般性的需求,像是頻寬限制,帳戶登入時間管制之類的,卻要辛苦的k 使用手冊,找設定找半天才能作到,如果以這樣的角度來看,我認為我這套Java FTP Server是有賣點在的,因為它跨平台,又以Windows FTP Server為範本,用在Linux上反而能凸顯出它的特殊性,像MODE Z,Linux上有多少FTP Server支援它?應該很少吧~

PS:
最後附註一下,一直以來Java都號稱對網路程式開發可以很容易的設計,我一直都對此疑惑,但這次寫FTP Server,我發現Java在開發FTP Server時,其實滿容易的,Java本身幾乎支援FTP Server所需的所有功能,像MODE Z的核心zlib,Java直接就有InputStream、OutputStream可以套用,套上去就有了,像UTF8也是,直接套個InputStreamReader加個編碼就搞定了,同樣是開發FTP Server,我相信用gcc和glibc應該會複雜很多,光要把zlib library套進socket stream應該就有點麻煩了,再處理UTF8和non-UTF8應該也不是輕鬆的事。

Office 2007專用的2003選單外掛

最近把家裡自己的桌機改安裝成WinXP Pro,也許會納悶~是「XP Pro」嗎?
是的~我自己的桌機之前一直都是Win2000 & Ubuntu雙系統。
前陣子Ubuntu用比較多,這陣子Windows用比較多,兩個系統適應的都不錯。

由於Win2000沒有終端機服務,MSN又只能用可憐的7.5,加上這台電腦CPU是P4-2.4HT,卻因為Win2000對HT支援並不好,始終有個疙瘩在,因此這次過年就把他更新成XP Pro了。

因為更新成XP Pro,C碟有了很大很大的空間,所以也一併把Office從2003升級成2007。

眾所皆知的,M$不知道發甚麼神經病,把Office2007的選單介面換了,更神經的是,它竟然不提供2003選單樣式,強迫可憐的芸芸眾生只能一邊幹一邊接受(XP至少都還提供所謂的「Windows Classic Theme」)。

不過沒關係,我們廣大的網際網路,萬能的Google給了我們選擇其他選擇。

用Google以「office 2007 classic」進行搜尋會發現,大概有2~3套的國外套裝軟體提供了這樣的功能,只要安裝它並輸入序號,就能夠變身成原來2003的樣式。
如果有人跟我一樣對正版軟體有奇怪的執著,沒關係,這裡提供了一個免費的選擇,和其他自由軟體、免費軟體一樣,要好好感謝開發的作者。
Excel Add-ins這個網站作者特別針對Office2007的Word、Excel、PowerPoint、Access開發了增益集外掛,只需要下載並直接點選執行它,它就會彈出視窗問你,是否要啟用這個「看起來很危險的增益集」,二話不說,啟用它~
重新開啟程式後就會看到選單多了一項叫做「增益集」,點它之後就會看到下面出現一排熟悉的選單。

我個人覺得相當不錯,讓我很方便的就能夠適應Office2007的操作。

至於XP Pro和Office2007怎麼來的?
相信許多人都知道去年M$有提供Office2007的學生方案(話說~這應該是因為Office2007銷售太差,普及率太低的原因才提出的吧...),身為對正版軟體、免費軟體有奇怪執著的我,就以自己和老妹的名義各買一套。
至於XP Pro,最近因為M$好像要淘汰XP了,XP Pro教育版價格跟之前隨機版、升級版一樣,而隨機版、升級版都不見了,擔心未來買不到XP,因此砸錢買了一套。

至於身為Linux/FreeBSD愛好者兼免費軟體愛好者的我為啥要花錢贊助M$?
相信我,目前的XP(Win2000)、M$ Office還是有非常大的必要性,OpenOffice我不是沒在用,但因為一堆原因,它跟M$ Office就是無法完全相容,可我老闆、國科會範本、學校論文範例,都是用Word格式,在這個看老闆看學校吃飯的環境下,我也只能低頭了。
至於Linux上的wine?相信我,它對M$ Office的支援只是「不錯」,並不是「非常好」,原因包括:
1. 像我有在使用Zotero管理參考文獻,WINE的M$ Office沒辦法支援
2. WINE的M$ Office甚至不能按「ctrl + s」進行存檔動作
3. 因為WINE的中文需要額外設定,也因為額外設定的關係,M$ Office顯示的字型會和一般Windows上的Office不大一樣(設定會有些差別),讓文件看起來就不同會不一致

PS:
我會因為遠端桌面而改用XP也許看來有點可笑,不過我有原因。
目前在Windows上,效能最好、支援性最好、各平台都有Client程式的,只有俗稱遠端桌面的終端機服務
有跨平台能力的,多半直接想到VNC,我之前win2000時的確都是用VNC,不過我相信任何用過遠端桌面的人,只要用一次VNC,就會直接移除了。
VNC底層不是用DirectX寫的,因此無法像終端機服務可以遠端直接看影片,VNC也不支援音效功能,沒辦法遠端聽音樂,在棒球8搶3轉播時,我不少同學用遠端桌面直接連到宿舍,用電視棒看轉播,邊看還會邊說,影像有點lag,但這在VNC上,是完全辦不到的。
VNC檔案傳輸能力很弱,到現在~只有Windows上的VNC可以傳檔案,而且是一個檔案一個檔案傳,還要用類似FTP那種選單來傳輸,遠端桌面整合網路芳鄰,非常方便,離譜的是,Linux上的遠端桌面client(rdesktop)也支援這能力,可以把Linux的「/」對應到遠端桌面上。
此外,不知道是不是VNC protocol不好,幾乎所有用VNC核心的遠端遙控,感覺效率都不好,反應鈍鈍的,吃頻寬又兇,而且解析度差、畫面常常不會更新
至於其他的遠端遙控程式,多半都還是小眾市場,大多只提供Windows的client,Linux上無法操控。
而以遠端遙控軟體來比較,不論Windows、Linux,M$的終端機服務整體來說,相當的優秀,它吃使用的頻寬小,因為使用圖示快取,畫面品質很不錯,加上前面提到的它直接用DirectX,影像、聲音都能通,而且品質非常好,它甚至能把遠端的Printer Port、Serial Port對應過來,要達成這些條件的遠端遙控軟體真的不多,在Linux上,我認為只有NX最接近,但NX目前還無法處理影像,聲音部份會lag大約3秒。

補圖:
Word 2007


Excel 2007


PowerPoint 2007

2009年1月7日

台南永康正金宮新回信

感謝「台南永康正金宮」的意見與指教。

新回信內容如下: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[正金宮][最後通牒]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您好:

我們將於近日內按鈴控告

請您注意一下我們律師所寄發給您的存證信函
以及台南地方法院的傳票

非常感謝您的合作

永康正金宮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2009年1月2日

馬英九說到「正體中文」

今天元旦各新聞台都在介紹馬英九帶頭大家寫書法,我只有在國小時寫過,很久很久沒碰過了~不過這不是重點~

他提到了「正體中文」是很重要的,應該要ooxx.....

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政治人物說出「正體中文」四個字阿!

看到新聞轉述「正體中文」,有種「繁體中文」終於被正名的感覺阿!!

我認為,與其說什麼獨立、台灣國,去中國化~
還不如正視「正體字」、「Big5」...等,像現在,一群人一直說台灣國、說獨立,說不要被大陸如何如何....可是看看我們的電腦,Big5到現在還是沒有簡體、日文、韓文,人家日文系統、韓文系統可都有「正體字」的,現在主流的簡體編碼GBK也都是「正體」、簡體、日文、韓文都有。
試問以後中文電腦要使用編碼系統,會偏好GBK還是Big5?
那一直說的獨立在哪?嘴巴嗎?
要喊獨立好歹先把正體編碼弄好吧~現在全世界用正體的地區(國家)不多了,看來看去編碼只有Big5是針對正體中文,Big5都弄不好,光電腦系統都會被統一,其他還有什麼好說的?